做父母的确是一份苦差事,可是很多苦恼并不是孩子带给我们的,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是爱孩子,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的时候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满足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不会观察,不会思考,更不会判断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不是健康的。
或许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我的苦恼不是孩子带给我的呀?我的孩子整天刁难我,天天给我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如果我不满足他,他就说我不爱他,可是他的那些要求我能满足吗?他这不是在为难我吗?”
如果你在孩子提出的要求中感到为难,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满足孩子,那只能说明你的内心有太多的冲突,这些冲突让你失去了观察和反思能力。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刚进入青春期,在周围同学的影响下喜欢上了网络游戏,这个孩子很可能会用各种方式想让父母满足自己,于是他会这样对父母说:“如果你们不给我买手机,不让我打游戏,这就说明你们根本不爱我。”
很多父母被困在这样的问题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尤其是有的父母学了一些心理学和家庭教育知识,他们会问:“老师,如果我像心理学里说的那样无条件地满足孩子他会变好吗?他要打游戏我就买个手机让他打吗?”
无条件不等于无原则,更不等于我们无法分辨是非,有这样困惑的父母其实是把这些概念搞混了。
提到原则,有人可能会这样理解:“老师,我明白了,做父母要有原则,我们过来人都知道玩游戏就是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我们就是不能让他触碰游戏,这就是我们的原则。
这个原则看起来很正确,也很容易理解,可是这是靠我们自己的经验形成的认知,这个原则可以适用于我们自己,但是不一定适用于孩子。我所说的原则更多的是在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则。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则指的是什么呢?它不太容易被理解,而且常常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它是一个很独特的观察视角,是一种很有挑战性的反思方式。
具体到我们分享的这个问题,这里所说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则是指,作为父母我们要区分清楚,自己爱不爱孩子和是否允许孩子打游戏是两回事,绝不可以混为一谈。
从经验中得来的原则带有太多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和评价的味道,而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所建立起来的原则更中立,少了很多经验视角下的评价和焦虑,这有助于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建立一个清晰的边界。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性的,我们不能把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和评价强加给孩子。你认定玩网络游戏不好,而且无论是基于自身的体验,还是网络的报道,你都能找到很多证据,可是那是你自己对网络游戏的认识和评价,你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孩子,可是这些观点不能成为你和孩子相处的所谓原则,其实这不是什么原则,而是你在无形中限制孩子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如果你跟孩子说:“爸爸妈妈爱你,除了打游戏,你提任何条件我们都答应,因为游戏对人的危害太大了……”这是不是有些怪怪的?你觉得游戏的危害大,那是你的想法,可是孩子就是觉得它好,孩子在这一点上的认识和你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跟孩子表达的意思是:“孩子,爸爸妈妈是不是允许你打游戏和爱不爱你是两回事,你可以提出你的需求,但是请不要把我满足你的要求当成我爱不爱你的筹码,这是我和你相处的一个原则。”那你就是在坚持我们所说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则。
如果父母能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建立起和孩子相处的一些原则有什么好处呢?这能让自己跟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稳定,更能提升自己和孩子之间爱的品质。
原则,不是规则,更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限制和束缚的工具,如果你的内心有这样的原则,在和孩子相处时你就是一个人格状态稳定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所有人都喜欢跟有这样原则的人在一起相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仅仅建立起心理学意义上的原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以此作为一个“搜索引擎”,一边和孩子相处,一边观察、反思。有时候甚至需要深入地探索孩子的这些“不讲理”的要求是从哪里来的?这里往往有一个残酷的真相等着我们发现:一般而言,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方式都是从早年父母和自己相处的方式中习得的。
孩子小时候往往会被父母这样要求:“只要你听话,爸爸妈妈就爱你。”再到长大一点又变成:“只要你好好学习,别惹事,爸爸妈妈就爱你。”言下之意是,只有听话的孩子,好好学习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爱的是那个能满足我的要求和想象的“好孩子”。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这跟孩子长大后和小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方式如出一辙:“只有能满足我的要求的爸爸妈妈才是爱我的好父母。”
仔细想想,父母不知道孩子听不听话,学习好不好和自己爱不爱他是两码事吗?他们知道,可是他们还是会这样说。同样的,难道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否给自己买手机,同意自己打游戏和是不是爱自己是两回事吗?他们更知道,可是他们还是会这样给父母出难题。
在家庭咨询中,有的父母看清这些问题的形成过程时会由衷地感叹:“真是报应啊!”他们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当年他们没有这样清晰的边界意识,所以他们做了看似正确,可是令孩子感到难受的事,孩子的做法是在他们身上习得的。
可是孩子在模仿他们的做法时并不只是为了报复他们,孩子只是想让自己的父母体验一下自己当年吃过的苦。
你知道一个小孩儿在一遍遍地听父母说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他们才喜欢时孩子的内心会经历一个怎样的过程吗?他首先感到的就是无尽的焦虑,然后会产生被父母抛弃的恐惧,接下来孩子才会感到委屈、无力。和我们感觉到孩子在刁难自己相比,孩子感受到的那些原始的焦虑和恐惧不知道要可怕多少倍。
理解了上述内容,我们就可以讨论心理学里提倡的一个育儿理念:“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倡:“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这里的无条件是指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欲望、评价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强加给孩子。
健康的父母会在互动中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些信息:“我爱的是你这个人,和你是不是听话,是不是爱学习,学习成绩好不好没有必然联系。”
过去在一些亲子关系课程中,每当讲到这里都有一些焦虑的父母提问:“可是老师如果我们对孩子一点要求都没有他学坏了怎么办?说得极端一点,孩子要是有一天违法犯罪,杀人放火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往往会引导大家从两个相对极端的角度看,一个角度很悲观,另一个角度截然相反,很积极乐观。至于他们更愿意相信哪一个,我会让他们自己决定。
悲观的观点是,如果一个孩子就是不学好,那说明他天生的,股子里就是这样,别说从小对他严加管束了,就算你一天24小时看管他,他长大了该惹祸还是惹祸,该犯罪还是犯罪。
这是一个悲观的说法,可是与此同时我也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这样的孩子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很少。至于他们是如何变成这样的,这牵扯到“变态心理学”和“犯罪心理学”,我们在这里不再展开了。
还有一个积极乐观的观点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他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能被养育者给予无条件地积极关注,那他长大后一定会健康地成长。”这一观点是得到大家一次又一次验证的,大家对此深信不疑。
你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违法犯罪,不取决于在他小时候你约束他,管教他的力度,并不是你对他管教得越严越好。然而有一点得到了印证,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更多的需要的是爱和呵护,父母对他的约束和管教越多,他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就是我们不以世俗的观点和经验限制孩子的成长。
什么是有原则的爱呢?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你的目标不是让他体验到你对他的爱,而是你感受到了他需要你的帮助、理解和支持。和在现实层面给他提供的帮助相比,发自内心的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是更重要的。
希望越来越多父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爱,不需要从世俗的经验出发,讲太多条件,但是一定要从心理学视角建立一些重要的原则。有了这些原则我们的状态会越来越稳定,我们跟孩子之间建立的边界也会越来越清晰。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滋养。